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2013-02-03
无论建筑部件的工业化水准多高,都需要施工现场的作业,工业化的确能够有效减少现场作业尤其是湿作业,但是几乎不可能取消现场作业,这几乎是建筑业的天性。在各门类制造业中,建筑业的这一特点是非常特别的,可能只有造船业与之有些接近——只有房屋这类制成品是供人们进去使用的(也包括船只等交通工具)。
当建筑物投入运营之后,人们在其中活动,也需要一支驻场的服务团队提供物业设施服务,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驻场服务人员,但几乎不可能取消这种驻场式的服务。这也属于现场作业,尤其是进行搬迁、设备重置及二次装修等项目作业时。
既然现场作业是必然的,那么新兴的BIM技术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之结合。在过去几年最早一批BIM技术的先行者的成功实践经验中,就存在这一显著的特点:驻场服务模式可能会为BIM服务带来巨大的价值空间。
而国内的公共物业服务向FM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开始大量的摸索新鲜做法:服务商向企业客户派出一支驻场服务团队,而不再是过去的停留在门外或远程派人来维修的方式。
为何驻场服务开始受欢迎?
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只有当甲乙双方的交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的程度时,交易才会发生,那么不见面的交易(就像电子商务那样)岂不是成本更低吗?是的。但是由于很多服务是需要当面交付的(远程无法交付)、并且很多在场的多方沟通才是成本最低的,也就是说人们采用驻场服务的模式实际上就是采用了成本最低的理性选择。在传统上某些习惯或体制原因导致应该进行驻场服务而没有做到的那些地方,将会有利用新技术和服务模式弥补的价值空间。如果由甲乙方之间互动着自由的选择,他们就会找到稳定的合作模式,即该驻场的驻场、该远程的远程。
【陈光 评注】驻场服务on site service,在各类外包服务中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一般的外包都是包出去(outsourcing的out),而派人进驻客户现场工作则是in the site(英文大概要用in-sourcing了,可以曲译为内包)。
驻场则很容易带来现场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如果是工程项目则涉及到项目层面的组织结构,如果是企业运营现场则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无论如何都会带来相当程度的管理上的麻烦,都会影响客户方的有机组织体的系统性、完整性,于是这种服务不易展开,尤其是管理水平不高的机构。
于是这是一个门槛颇高的服务形态,又由于其价值巨大,所以一旦突破则不论是服务的享受还是管理的水平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莲花新城保租房项目第十二批人员名单公示 政策新闻 | 老藤红墙间,踩着老重庆的纹路看新生 政策新闻 | 定西市出台多项举措加强瓶装液化气安全管理——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政策新闻 | 部门联动提效能 党员先锋做表率 便民服务暖人心 ---张掖市住建局城综办全力保障市区秋季小学招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纪实 政策新闻 | 六盘水住建局关于房地产类资质公示(第270期) 政策新闻 | 关于湖北发恒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建筑业资质委托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新乡市住建局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批房地产开发资质认定企业名单的通知 政策新闻 | 东营住建局关于核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名单的公告(东建勘设公告〔2025〕7号) 政策新闻 | 闻汛而动!聊城市住建局织密防汛“安全网” 政策新闻 | 潍坊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程创新创优劳动竞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