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2013-01-15
FM与BIM的整合特性导致了它们必然是团队作业。当今的中国,在从房地产开发、设计、建造、工程咨询到设施管理等与建筑设施相关的各细分行业市场上,数量高达几十万的企业机构都已经进入了系统化的整合阶段,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团队的力量支撑下开展,然后分解给单个人去完成。因为任何一个人的专业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绝少有人能够精通超过两个专业,而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若想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则需要团队协作、甚至于巨大的集团架构运作,现在看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有来自国外的BIM牛人指着这张图说:这才是BIM!
他的意思是:BIM天生是一种团队的信息化协作方式,而非一个人的事儿。于是,我们在FM与BIM领域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团队级的问题,这是单个人的力量所无法解决的。当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视野从个人放大到团队(乃至公司、产业链和行业)的层面时,原先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甚至于在个人层面上的问题到了团队层面上可能不再是问题。
我们在《BIM应用的规模等级划分》中将BIM应用划分成L1个人级、L2团队/公司级、L3行业级,在一个特定的实际工程项目中(不是作为科研试点的项目),按照团队协作的一般方法,当团队级的任务被确定之后才会分解到个人级的工作。反之则行不通。
在这一点上,BIM的变革与十几年前的CAD代替手工制图非常不同,CAD的那个时候,单纯个人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个人的制图方式进行完整的更新换代,除却采购软件和电脑、打印图纸等“周边要素”是需要社会来提高服务。因此,仅凭个人操作软件的技术即可完成时代的切变,若CAD变革时代还是可能的话,那么BIM变革时代就是不可能的。这就如同自行车零配件自动组合成自行车一样,是不可能的。
是否组建成为一个团队就能够达到分工协作的效果呢?不一定。如果一个团队没有进行很好的系统化地整合管理,团队成员之间无法很好的沟通配合,则很可能产生1+1<2的效果。只有在目标为创造一台自行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之下,所有的零配件才会被组装成为自行车,否则永远是一堆零件而已。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六盘水住建局关于房地产类资质公示(第270期) 政策新闻 | 关于湖北发恒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建筑业资质委托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新乡市住建局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批房地产开发资质认定企业名单的通知 政策新闻 | 东营住建局关于核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名单的公告(东建勘设公告〔2025〕7号) 政策新闻 | 闻汛而动!聊城市住建局织密防汛“安全网” 政策新闻 | 潍坊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程创新创优劳动竞赛的通知 政策新闻 | 关于广泛征求《林芝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政策新闻 | 湖北住建厅关于核准的武汉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名单的公告 政策新闻 | 嘉州大道排水防涝改造工程加快推进 计划明年3月完工 政策新闻 | 从绿化树“搬家” 看潍坊创新道路绿化机制实现降本增效生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