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 未来十年,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雷军
一台装满了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的改装房车原型车,雷军说他也没想到小米造出来的第一辆车居然是一个房车,当然这只是之前应粉丝要求而改装的一台车。
虽然小米并不打算做房车,但是小米所开启的这条道路,是通向楼车城框架下的能够改变现代城市文明的道路的正确方向,是为智慧的城市文明4.0,这才是赛道。智能汽车只是小米的一条技术路径,正如她的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一样。
智慧城市之建筑流派系列文章目录:
楼车城框架系列文章:
小米才刚刚发布汽车战略,华为的自动驾驶就来了。
楼车城框架的各方逻辑关系
华为的物联网战略导致必须要进入汽车领域,小米也是。只需将上图的自行车替换成汽车,脑补完成。接下来其他大厂进入汽车领域都是意料之中,这种跨界已然成为常态。但是在战略上,这种剑指城市文明格局的科技大厂,就远非那些以汽车本身作为终极目标的汽车厂商可比了,传统汽车厂的市值不断下滑就已经揭示出来整个格局正在剧烈演变之中了。以汽车作为目标和以智慧城市作为目标,他们两种不同的战略所设计出来的车子可谓是天壤之别。将来建筑家居也会如此。
华为的汽车和建筑领域的智能产品是同时发布的,也同样基于鸿蒙平台。楼车城框架的华为版已经初见雏形,其技术竞争力是世界级的。
虽然早期车子是物联网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而且特斯拉也似乎在局部已经做成功了,即所谓的车联网。但是整个楼车城框架的智慧城市并不是以车子作为主要载体的,而是建筑。车子只是一台移动的机电设备,比电脑的移动能力强,似手机,它的使用频率还不如手机呢。此时,告别了传统定义的车子应当视作一个新的建筑空间及移动设备。
传统建筑之间也本来就存在一张互联网,但是建筑与建筑之间却不存在联网的需求。传统互联网连的只是存放在建筑里面的电脑之间,移动互联网则是手机之间,都与建筑物这个空间载体并无关联。车路协同的车联网倒是需要道路这个建筑空间的协同,道路只是没有顶的房子、尺寸长一点的房子而已。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作为空间载体,本身就具备载体层面的重大意义,没有这个载体,连门牌号都没地方安放。
楼车城才是最终的框架。车子要与楼联网,它才能在楼下接你,你上了房车就可以休息了,它自动带你到了某个地方,醒来就是海边的春暖花开。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孝感住建局202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批结果的公告 孝住公告〔2025〕7号 政策新闻 | 赤峰住建局关于2025年第十五批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资质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广西住建厅关于2025年第二十五批二级造价工程师注册人员名单的公告 政策新闻 | 漳州市住建局 漳州市生态环境局 漳州市自然资源局 漳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漳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政策新闻 | @漳州考生:2025年度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始报名! 政策新闻 | “节”尽所能,打造绿色转型新标杆 ——聊城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 政策新闻 | 温岭市住建局召开2025年温岭市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会 政策新闻 | 嘉兴市区2025年上半年瓶装液化石油气质量抽检结果公告 政策新闻 | 惠州关于公开征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的公告 政策新闻 | 四川省住建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工程建设工法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