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房子”,不但能带动建材、家居、智能设备、物业服务等相关消费升级,形成强大的内需拉动力,还能有效撬动改善型住房需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进“好房子”建设,就是要通过好的设计、好的施工、好的材料、好的服务等,全面提升住房品质。
推进“好房子”建设要有科学实用的标准。5月起,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为“好房子”建设定下底线要求。同时,建设“好房子”,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需求差异大,要在确保房屋的安全、环保等要求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探索,满足各地群众多样化需求。
在政策支持上,加强对“好房子”项目的保障力度,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布局;在开发模式上,鼓励通过企业合作开发等方式,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支持技术研发和创新,用工业化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建造质量和效率,满足“好房子”建设需求;在财政金融方面,为符合标准的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发挥财政奖补、专项债等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居民资金或社会资本。通过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精准支持,有效调动开发商积极性,建立清晰、权威、可信任的评价体系,让“好房子”的价值在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引导“好房子”建设良性发展。
新房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要想办法改造成“好房子”。当前,一些老房子已不能满足居民品质生活需求。“好房子”建设要更好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在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中注入“好房子”指标的刚性约束。破解居住品质短板,激活城市发展动能,以人居需求重塑城市空间,才能让老旧街区在传承中焕新。
“好房子”需有优质配套作支撑。要住得舒心,“好房子”是硬保障,加强配套和服务提升也是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活;另一方面,“好房子”需要“好服务”。房企应围绕项目交付“前—中—后”全周期打造品质闭环,提升长期居住体验与企业品牌价值。物业服务企业需紧跟业主需要与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成本结构,可以尝试用智能化手段降低基础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为“好房子”打造好软环境。
建设“好房子”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系统规划中积极稳步推进,让美好居住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六盘水住建局关于房地产类资质公示(第270期) 政策新闻 | 关于湖北发恒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建筑业资质委托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新乡市住建局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批房地产开发资质认定企业名单的通知 政策新闻 | 东营住建局关于核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名单的公告(东建勘设公告〔2025〕7号) 政策新闻 | 闻汛而动!聊城市住建局织密防汛“安全网” 政策新闻 | 潍坊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程创新创优劳动竞赛的通知 政策新闻 | 关于广泛征求《林芝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政策新闻 | 湖北住建厅关于核准的武汉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名单的公告 政策新闻 | 嘉州大道排水防涝改造工程加快推进 计划明年3月完工 政策新闻 | 从绿化树“搬家” 看潍坊创新道路绿化机制实现降本增效生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