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闻 | 厦门市住建局印发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试行)

发布于:2025-05-22 09:50:16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关于印发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厦住建工〔2025〕40号

各区住建(和交通)局,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各建设(代建)、 施工、监理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钢筋工程质量管控,着力解决常见质量问题,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建设品质,根据《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防治手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加强钢筋安装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的通知》(闽建办建函〔2025〕6号)等有关规定,我局结合实际编制《厦门市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并落实以下工作:

    一、提升质量意识。钢筋工程质量事关建筑结构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强化质量意识,加强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着力解决钢筋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建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房子”。

    二、夯实主体责任。建设(代建)单位应落实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钢筋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强化钢筋原材进场验收及相关试验检验。各参建主体应确保责任到岗、措施到人,不断提升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三、加强监督管理。各区住建(和交通)局、市质安站要高度重视钢筋工程质量防控,结合“双随机”执法检查、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钢筋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不落实责任或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主体,按规定采取警示、约谈、记分、记录不良信用监管行为等方式进行处理,涉及违法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四、加强政策宣贯。各单位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宣贯《厦门市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试行)》,推动从业人员深入学习相关标准要求,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与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各项技术规范与防控要求落实到位。

    附件:厦门市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试行)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2025年5月16日

厦门市钢筋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工作指引

1 基本规定

    1.1 本指引适用于依法依规办理施工许可的厦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和市政工程。

    1.2 钢筋工程除应符合本指引外,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施工G101系列图集等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

    1.3 钢筋材料进场、加工、安装、检测与验收、成品保护等工艺、工序,应按照此指引施行。

2 材料进场

    2.1 钢筋原材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2 机械连接套筒材质应符合要求,禁止使用非标套筒。施工、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对进场的连接套筒采用通端螺纹塞规和止端螺纹塞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 垫块应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圆型、G型等成品垫块,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进场批次进行报验;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型号的垫块,按进场数量每20000块为一个报验批次,进场数量不足20000块时,按一个报验批次。禁止使用塑料垫块。

    2.4 鼓励使用成品金属马凳、F型钢筋定位卡或梯子筋等辅助措施,禁止使用塑料马凳。

3 钢筋加工

    3.1 钢筋下料单应经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确保料单中钢筋的数量、规格、型号、长度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2 钢筋调直应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方法,鼓励采用数控钢筋调直机,禁止使用冷拉或热弯等工艺。

    3.3 应使用环通规和环止规对机械连接丝头进行检验;鼓励采用直螺纹平头滚丝机,禁止使用剪切式钢筋切断机用于接头加工。

    3.4 有抗震要求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弯折角度不小于135°,鼓励使用数控弯箍机。

    3.5 焊接接头应确保上下钢筋处于同一轴线上,焊缝饱满均匀,无气孔、夹渣,电渣压力焊焊包凸出钢筋表面≥4mm。

4 钢筋安装

    4.1 施工前应组织钢筋安装技术交底,鼓励使用BIM技术模拟钢筋排布,进行可视化交底。

    4.2 板钢筋应在模板上弹(画)线定位,墙、柱钢筋应设置定位筋;梁上部、下部钢筋存在两排及以上的,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隔铁定位。

    4.3 墙、柱、梁钢筋骨架竖向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绑扎丝应拧紧,不得有松动、变形现象;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及悬挑板等特殊位置,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鼓励使用手持钢筋自动绑扎机。

    4.4 对混凝土单向板,受力钢筋直径≤18mm时,保护层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m;对混凝土梁,跨中上层钢筋直径≤25mm时,梁底保护层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5m;对混凝土墙柱,竖直方向按板面起步距离不大于500mm,间隔不大于1.2m,水平方向按墙柱边起步距离不大于300mm,间隔不大于1.2m。

    4.5 在梁柱(墙)节点,直锚长度应同时满足≥LaE且超过柱截面沿框架方向高度的1/2+5d;弯锚水平直段长度≥0.4LabE,钢筋向下弯锚时,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为 15d。

    4.6 成品金属马凳,脚部支腿处应进行防锈涂层处理。

5 检测与验收

    5.1 钢筋连接接头取样应在实体构件中截取,取样部位应做好标记,注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钢筋规格、取样日期、取样及见证人员等信息,并举牌拍照。

    5.2 接头截取位置的钢筋连接处理后,应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5.3 钢筋隐蔽验收应举牌拍照,照片应能清晰体现验收部位、验收人员及验收信息等,涉及的墙柱、梁、板及节点细部照片各留存不少于1张,应能清晰体现钢筋绑扎、锚固、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设置情况,确保可追溯。

6 成品保护

    6.1 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成品马道等保护措施。布料机架设位置,应采用角钢与布料机支腿焊接牢固,增加支腿的接触面积,不小于原支腿接触面积的2倍,角钢高出钢筋面不大于100mm。

    6.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钢筋进行看护,发现钢筋位移、弯折等情形应及时调整。

    6.3 混凝土浇筑后,被污染钢筋应在24h内清理完成。

7 附则

    7.1 本指引2025年5月20日开始施行。

    7.2 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指引中的要求与相关标准规范存在不一致的,按照标准规范执行。

    7.3 鼓励各企业积极推行智能化设备、定型化工具、数字化技术,提升钢筋制作安装效率和质量水平。

    7.4 在大规模钢筋工程施工前,必须样板先行,严格执行施工样板的验收程序。样板施工应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结构部分,涵盖墙柱、梁、板等位置,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附件:钢筋工程质量标准化核查表

来源:厦门市住建局 官网


行政人事部 常老师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