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闻 | 宿迁:多措并举守护古树名木,留住城市绿色记忆

发布于:2025-07-08 15:27:08

在宿迁的大街小巷、园林景观中,有一群“绿色活化石”,它们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城市变迁,承载着宿迁的历史与记忆,这就是古树名木。

宿迁现有城市古树名木共59株,其中名木6株。树龄500年及以上的古树4株,300-499年的6株,100-299年的43株;还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后备资源(树龄50-99年)540株。项王故里景区的项王手植槐和项里桐,树龄更是长达2200年,堪称江苏省古树之最,是宿迁独特的绿色瑰宝!

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绿色宝藏”,宿迁市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构建起科学养护复壮体系,推进构建古树名木科学养护复壮体系。

一是精准建档,给古树专属“身份证”。

宿迁对全市城市古树名木资源开展全面普查,详细记录每一株古树的位置、树种、树龄、管护责任人、生长状况等信息,实施“一树一档”管理。每株古树都有专属“身份证”——挂牌保护,通过GPS定位全覆盖,实现城市古树名木资源“一张图”管理,还积极探索智慧化管理模式,让古树管理更高效、更科学!

二是网格巡护,动态监管无死角。

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职责和古树权属,宿迁分类分区落实保护责任,建立网格化保护管理体系。将古树保护纳入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健全保护制度,实施分级动态巡查监管。定期监测古树生长环境、生长情况和保护现状,实时掌握古树“健康状况”,让每一株古树都被悉心守护!

三是一树一策,提升养护“硬实力”。

邀请古树保护领域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定期组织现场“体检”。推广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古树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建立养护档案,实施“一树一策”精准养护。对濒危古树及时科学救治,采取设置围栏和支撑架、树体防腐修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措施。定期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提高古树名木日常管护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宿迁市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在精心呵护下,城市古树名木枝繁叶茂,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