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需探索更多元的治理方式,通过构建政府、市场、业主三方协同的治理体系,促使物业管理回归“服务业主”本质。
近日,山西省住建厅公布2025年物业服务企业首批“红黑榜”,304家企业登上红榜,146家企业被列入黑榜。山西省推行物业“红黑榜”制度,是对市场乱象的有力回应,彰显了政府整顿物业市场、提升服务质量的决心,值得肯定。
物业管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优质的物业服务,能促进小区环境整洁优美、设施设备运行良好、邻里关系和谐融洽;而服务不到位的物业,则可能导致小区垃圾堆积、设施损坏无人维修、安全隐患丛生,让居民苦不堪言。通过建立公开评价体系,政府部门不仅为业主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红榜企业获得声誉激励,黑榜企业面临整改压力,这种“奖优罚劣”的机制有助于优化行业生态。此外,“红黑榜”的公布也增强了行业透明度。过去,物业服务质量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客观评价。如今,政府部门发布基于日常检查、投诉处理等数据的榜单,使市场竞争更加规范。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仅靠政府监管和榜单评比远远不够。在“红黑榜”之外,还需探索更多元的治理方式,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业主自治相结合的共治格局。物业管理的核心矛盾,在于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权责关系失衡。许多小区业委会形同虚设,业主难以有效行使监督权,导致物业公司“反客为主”,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在政府监管之外,必须强化业主自治能力,让业主真正成为物业管理的主导者。同时,推动业委会的规范化建设。政府可简化业委会成立流程,并提供法律指导,确保业委会能够依法行使权力。还可借鉴深圳、杭州等地的经验,推广“业主自管”或“物业联席会”模式,让业主参与服务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形成物业公司与业主的良性互动。
除了政府监管和业主自治,市场机制也应在物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有不少地区小区物业公司长期垄断服务,缺乏竞争压力,导致服务意识淡薄。因此,应推动物业行业市场化改革,鼓励优质企业通过竞标进入小区,让业主拥有更多选择权。
通过构建政府、市场、业主三方协同的治理体系,物业管理将真正回归“服务业主”的本质,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美好的居住环境。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芜湖市研究中心公用处联合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项理论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交流研讨会 政策新闻 | 贵阳市设质站:服务零距离│高效办成一件事 前置服务和技术辅导多措并举促进施工图审查“拿证即开工” 政策新闻 | 南充市住建局关于四川盛晖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7家建筑企业资质申请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湖南省住建厅关于核准长沙城发恒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27项建筑业企业资质和143项建筑业企业资质换证后延续的公告(2025年第14批) 政策新闻 | 高温错峰战凌晨 汉江大桥焕新亮夜空 政策新闻 | 重大项目建设丨守信中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政策新闻 | 广西住建厅关于公布2025年第G23批建筑业企业资质(特殊行业)审查结果的通告 政策新闻 | 宜宾市南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油烟治理 守护清新空气 政策新闻 | 关于公开征集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五五”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政策新闻 | 丹东关于印发《全市大跨度体育场馆和公共演出活动场所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