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产业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面临深刻变革。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推广,已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同时实现高效率利用能源、低限度影响环境,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关于“建筑如何与自然共生”的哲学实践,追求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动态平衡,其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维度:
从选址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到拆除回收,绿色建筑在每个阶段都践行“减碳法则”;
向自然学习,与自然环境亲和,用科技重现生态智慧,实现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突破“遮风挡雨”的基础功能,重塑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数字与自然的“共生智脑”,用物联网、AI技术搭建“建筑神经系统”。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史
中国绿色建筑的探索始于建筑节能
1986年,我国发布首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节能率30%的目标,开启了建筑节能的规范化进程。1999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形式推动建筑节能。
21世纪初,绿色建筑从概念走向制度化
2005年,《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发布,明确绿色建筑技术路径;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填补国内评价体系空白,成为行业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建筑发展进入爆发期
2013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超50%,《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70%”目标;202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作出规范,推动了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近年来,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舒适性逐渐提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目前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等政策持续发力,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新建项目高标准落地。同时,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装配式建造、低碳材料、BIM技术、智能运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加速建筑“低碳化”与“智慧化”。
福建省首例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福州三江大厦
从节能标准到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政策引领、技术创新与全民协同的力量。展望未来,各级住建部门将继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推动普惠共享,让更多建筑“绿起来”、城市“活起来”、生活“美起来”。
文稿来源:市局科技与设计科
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光华街北侧30米规划路道路建设工程群众意见征询调查公示 政策新闻 | 怀化市2025年第五批溆浦今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查意见的公示 政策新闻 | 乐山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领域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情况的通报 政策新闻 | 山西关于开展2025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通知 政策新闻 | 关于征求《南通市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政策新闻 | 铜仁关于全市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考试的通知 政策新闻 | 遂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权登记公告(2025年)24号 政策新闻 | 淄博关于核准2025年第四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公告(淄建许勘设公告〔2025〕4号) 政策新闻 | 宿州关于承接安徽省住建厅委托关于安徽中和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行政审批5月8日公告 政策新闻 | 蚌埠关于开展施工总承包、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