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2012-11-10
无论是一个产品还是行业,都存在其生命周期,从开始到成长,从成熟到衰退,这是大量研究所揭示出来的规律。我们将之用于FM与BIM领域进行一些探讨。(参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分析图)
先看看发达国家的情况。在发达国家,FM专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90年代已达成熟期(尤其是美国),而BIM技术的引入又让整个行业开始巨大的转型,IFMA在最新的FM科技中列举了若干新技术,BIM就列为头条。而在BIM领域,由于新建建筑的数量级较小(其开工面积相当于中国而言是极少,但是美国的建筑业产值还是和中国差不多的),所以AEC领域的BIM技术算是也达到成熟期了,但是考虑到FM领域的BIM技术开始热起来(表现在近年来的实施案例数量大增),又可以认为整体上处于成长期到成熟期区间。
其间也有一些产品和服务已经进入了衰退期,比如CAD软件技术和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安保、清洁服务等等。
这为中国的行业未来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考系。
在当代的中国,毫无疑问,FM和BIM都正在处于进入期,无论是传统的FM管理模式及其信息化产品,还是BIM技术及其管理模式。但是也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成长期,因为中国市场所处的时代特色是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时代,凡是通过信息化可以提升的地方都会发生剧烈的快速变革,即便是一些需要长期积淀的地方,也会因为信息获取便利且国人学习速度超一流而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跨域式发展。
考虑到FM与BIM两者的交织整合可能性,它们处于同一个建筑设施行业中,又秉持着同样的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化理念,一个是管理模式,一个是信息技术,它们的交织很可能会促使两个行业互动着发生更多戏剧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发生的时间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的一群人,即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上图所揭示的是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行业参与者的规律。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所看到,尤其是熟悉发达国家情况的人。而选择在什么时间点去切入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早了成为烈士,晚了错过了机会。在当代中国的变动不居的时代特色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那些具备了发展条件的人们选择去做这件事,而且现在来看条件基本上已经具备,于是这件事就快要成了;反之,整个市场都还需要时间等待。乐观还是悲观,全看这批人将会如何选择。
选择。
【陈光 评注】毫无疑问,今天BIM已经完成进入成长期,且可以展望快速爆发的高速成长期。过去有许多朋友咨询我要不要去做BIM,我的回答一般是:保持学习,只说不做。意思是做得太早很容易成为烈士,那个时期还不具备做的条件,今天则开始具备了。
最新文章
政策新闻 | 2025年象山城市更新·美好城市生活节系列活动“象牙塔”设计季——城市更新沙龙圆满举行 政策新闻 | 铜仁住建局2025年建筑业企业资质公示 (第17批) 政策新闻 | 辽宁住建厅关于核准2025年第二十二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的公告 政策新闻 | 湖北关于2025年第二十六批二级造价工程师注册人员名单的公告 政策新闻 | 宿迁市住建局组织开展地下人防工程防汛演练 政策新闻 | 广西住建厅关于公布2025年第G20批建筑业企业资质(特殊行业)审查结果的通告 政策新闻 | 昆明市住建局关于昆明市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项目(财务审计、监理及第三方测试服务)的流标公告 政策新闻 | 鹰潭市住建局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政策新闻 | 襄阳关于南街花园商住楼项目购房人情况的公示 政策新闻 | 高科技为新电梯加装“智能保险”——沈河区完成160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