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FM的工作流程

发布于:2023-01-05 09:34:05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image.png

国内BIM+FM项目日渐增多,光铭研究院主要成员在之前若干项目上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法,与国外做法不太一样,但是在国内项目上还是行得通的。(参考BIM运维系统开发思路

首先是项目之中的各方关系图,依经验总结如下:

image.png

(图片来源:光铭研究院)

在实际项目中实施会遇到的中国特色就是BIM咨询或建模团队,这是国内BIM项目的普遍作法,而不似国外由设计或工程单位建模,项目上并没有一个独立的BIM团队,盖因国内还没有普遍运用BIM技术。于是建模团队就要与各工程团队之间建立数据流程,以获取分散在各方的数据,然后集中到一个电子系统之中。

第二个难点就在于这个电子系统,原先国内工程界和物业界还未充分电子化,现在就要一步跨入BIM时代了。这个电子化的平台首先是基于模型技术的一个BIM平台(受制于Revit这类单机版的建模工具不能存储大量数据文档的局限性,还需要建立一个网络版的平台),然后是FM运维平台。

整个实施过程必然会涉及到各类软件,在市场上既存的各类成熟系统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image.png

(图片来源:《FM经理人的BIM》)

这些软件的数据交互仍然存在一些疑难(图中用红点表示,choke point意为瓶颈),一个难点是前期FM策划向设计方传递数据,另一个则是众所周知的“最后一公里”难点:竣工交付。(参考:BIM与FM的设备信息对接问题浅析

最后就是在运营期间的数据维护,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所谓落地,即有专门人员来维护更新数据,美国民航总局FAA的经验是组建了5人团队来维护数据。以空间数据为例,参考:怎样才能让空间数据失效

需要持续维护的数据包括最常见的这几类:几何模型及其属性数据,管理过程数据。过程数据是新产生的、不断变化的,最需要随时更新。相较之下,模型数据的更改频率还是比较低的,多为装修改造或大型设备更换。